一般 情況下,每年個人平均收入:
0--5000美元:人民衣食住行已基本解決;
5000--8000美元:社會多余資金已相當活躍; 藝術市場亦隨之形成和發展起來;
8000--10000 美元:社會相當富足;藝術市場蓬勃發展。
藝術市場的發展一般分兩個階段:
一:藝術投資市場:大部分人購買藝術品看作投資行為;少部分人看作消費行為。
二:藝術消費市場:大部分人視藝術品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亞洲尚屬于第一階段的藝術市場,歐美、日本屬于第二階段的市場。
在和平時代,藝術品投資屬于一種有益身心并極富前景的投資。精美的藝術品可為擁有者帶來即時的享受、并令其生活更為充實和更富情趣。所謂精品難求,故生值空間比較大。
藝術品投資屬于中長線投資,投資者不應抱有即時獲利的心態,亦不要因投資藝術品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即最佳的投資策略是既可獲即時的藝術享受,又可投資保值。
應該:
一:首重真跡;
二:選擇精品;
三:把握收藏時機;
四:作品具有極鮮明的個人風格、高難度的技法、作品認真不濫;
五:著重看重作品質素;
六:不要迷信年紀、資歷與名氣。
藝術品一經誕生,它實際在歷史便有了本身的價值和位置,優秀的藝術品補充人們在精神領域上的不足,啟發人們智慧和靈感,甚至可引導人們進入更高的思想境界。然而當它在市場上以商品形式表現其價值時,它往往只能反映當時人們的認同價值。正常情況下,作品藝術價值與其市場價值大致平衡。
一件未具知名度的優秀作品必然具有生值的潛力。即市場價值回生。反之亦然。影響藝術品市場價生跌的因素除了該作品本身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平衡關系,便是市場的供求關系。藝術品越精,吸引力越大。如作品不可取代性越高,數量越少,則市場價格通常越高越穩。
一般而言,一件藝術品只要被一個人欣賞接受,對于此人而言,實際上一具有價值。但從歷史角度或投資角度來看,畫家及作品須具備:
(1)畫家作品在藝術上具有獨創的個人風格。
(2) 作品須有高超的繪畫技巧;不易被模仿、取代 的技法難度; 難度越高,越具有不可取代性,收藏價值越高。
(3) 畫家須具有良好的品格及修養以及不斷進取的精神、嚴謹的創作態度。
對有意收藏中國書畫者來說,最怕“吃”進贗品或物、價不符的劣品,而要避免吃虧,離不開“理智”二字。
收藏者要有理智,就應當擁有中國書畫演變歷史,主要流派、代表人物。風格特點等基本常識。一次,有位朋友出高價“吃”進一幅吳昌碩篆書中堂,請我前去觀賞。在他得意之際,我卻發現這幅軸頭滾背的綾子是很陳舊的“精品”,但其所用宣紙則“年輕得多”。再細看其篆字的線條,又發現中鋒不那么逆勁,特別是運筆轉彎處有幾處棱角狀,這顯然與講究中鋒直落、結構對稱和偏鋒轉筆無棱角狀的吳氏篆字風格不同?磥砦业倪@位朋友是吃了缺少書法歷史知識的大虧。
當然,初涉收藏圈的人,難以全部掌握這些專業知識,因此宜從近代或當代的書畫名家作品入手。這一則是因為現有的近、當代書畫背景資料較多,鑒別時可供參考;另外是因為近、當代書畫作品貨源多,可供收藏者在選擇時比較,減少盲目購進贗品的機率。
收藏者要有理智,又應當選準收藏方向和收藏對象。依筆者之見,初涉收藏領域者,不妨把收藏目標集中于當今45一60歲的名望較高的書畫家身上。相對來說,這些書畫家經過幾十年的藝術實踐,技藝已臻老到,其對傳統創作的創新還可能輝合了某些西方文化的優點,從而具有當代中國書畫的某些特征。從經濟角度看,這個年齡段的書畫家,對自己作品的要價一般不會很高,相對前“一輩書畫家來說,較易讓收藏者接受。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當中極有可能崛起新的書畫大家,因而收藏他們的作品,具有較大的升值潛力。
收藏者要有理智,還應當找準收藏渠道。根據筆者的經驗,較保險的渠道有兩種:一種是朋友薦介。俗話說:“朋友的朋友是朋友。”除非虛偽奸詐之輩,絕大部分書畫家或收藏者是不會用贗品或者劣品充作精品,來欺詐朋友的明友的,而且通過這樣的渠道收購藏品,還可免去通過拍賣行或畫廊收購藏、品所需支付的不菲傭金。二是去正宗的文物商店淘貨。例如說在廣東的一些文物商店,不僅貨源鐸多,品質也有保證,價值也教適中,而且手續齊全。其所售作品,都有職業鑒定師蓋章認可及火漆印記,一旦需要轉手或遇到糾紛,都可作為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據。
若想成為一個理智的收藏者,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多實踐。那種只說不練的“天橋把式”,即使理論知識很豐富,也不會具備實用有效的鑒賞能力和收藏能力。只有多實踐,哪怕吃幾次虧,也能積累經驗,從而逐漸成為理智的收藏者。
有些人在自己收臧的名人書畫作品達到一定數量后,便以為大功告成,將其束之高閣:僅已擁有而竊喜。其實,收藏名人書畫包括保護、欣賞和研究三個方面。而收藏者如按此三方面逐步深入,即可不斷提高收藏水平,最終達到較高的收藏境界。
保護好藏品,是收藏最基本的職能。盡管有“紙保一千(年),緝保八百(年)”之說,但如果只對書畫藏品放任自流,恐伯連十幾年都保不住。書畫作品的保護,防霉、防蛀、防光,防有害氣體是關鍵。平時,書畫可放人鏡框內保護;日本色紙和冊頁可放人大小適宜的木盒中保存,以免受壓;而卷軸類則可放人樟木箱或裝有天然樟腦精的塑料畫筒內保存。每當秋高氣爽之際,應將藏品置于通風陰涼處懸掛數日,以散濕氣。
書畫藏品給收藏者帶來的最大益處,莫過于精神上得到的愉悅和心靈上獲得的滿足,這種心理上的回報,要遠遠超過金錢上的回饋。而欣賞的過程,即是欣賞者根據自身的生活體驗,對中國傳統書畫表現出來的藝術美的感知和理解,井由此引發想象和聯想;進而與作品生產共鳴,使精神生活得到陶冶和升華,最終化為使人健康向上之動力的包括一系列心理因素在內的情感活動。盡管每個人的審美層次有所不同,但面對一幅飽含著智慧和激情的書畫作品,無論是偏重干能引起感情共鳴的思想內容,還是偏重于其賞心悅目的表現形式,收藏者都應積極地去感知、去理解、去聯想,以期獲得心靈上的愉悅感,而決不應忽略和放棄這種高級的精神享受。
要使自己的書畫收藏達到較高的層次,就必須對藏品加以研究。最初可從認知作品的內容——題材和形式——章法、結構、造型等方面入手,繼而研究某用筆用墨的特點,最后對作品的意境、氣韻、情感和風格做出評價。書畫的鑒賞研究之所以極具魅力,就因為它是一個不斷“求知”,的過程,此間積累的經驗,可形成追求更高“眼力”的儲備,使精神生活獲得更豐富的營養。
總之,書畫收藏之道”進可治學,退可自娛”,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將會成為越來越多的有識之上的高雅愛好。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沉寂了30年的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由于港自境外的畫商和收藏家大量收購,普經一度火爆。受他們的影響,國內的藝術品公司、畫廊、拍賣公司認為商機已到,相繼跟風。其實,國內書畫藝術品經營單位請專家參與指導的較少,對書畫這個特殊市場并不十分了解,只看好潛在的市場,但對“藝術品銷售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系”認識不足。2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是有顯著提高,但書畫市場也僅僅是少數人參與嘗試的初級階段,嚴格地說,真正的書畫市場仍沒有全面啟動。在這種情況下,書畫藝術品經營者進行急功近利的商業動作,難免會出現人為炒作、物價不符、以次充好、以假當真的商業通病,很容易把市場搞亂。再經各種媒體非專業的渲染報道,書畫藝術品變得如此“熱門、走俏”,實在前所未有。書畫拍賣會由于公開成交,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許多拍賣會如此“神奇”,不但成交率高,而且有些作品已經拍出“天價”,這些價格是否真實,是否合理,國人是否能承受,足以讓人懷疑和憂心。中國書畫市場是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但人為炒作、價格不實、贗品和劣質書畫泛濫等現象,使許多愛好書畫的投資者望而卻步,直接影響了書畫市場的健康發展。找出阻礙市場發展的真正原因,調整書畫市場的價格,以適應國人的消費能力,規范經營;使市場健康穩步地發展,成為目前人們關注的熱點。在此,我們不妨對半個世紀以來國內書畫經營情況,價格變化的原因以及目前書畫市場的需求與現狀作一回顧與分析。
一、文革前書畫作品的價格及經營情況
1949年之后,中國古代書畫的銷售處于非常蕭條時期。50年代初,當時人們受時代變革的影響,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思想是社會的主流。一切都崇尚革命使“不革命”的古舊書畫長期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加上幾十年的計劃經濟,低工資,絕大部分人無此需求。文革前只有少數幾家經營書畫,如文物商店、古籍書店、古玩商店、舊貨商店等。他們經營的大部分是民國以前的古舊書畫,而且價格都非常低,例如:吳昌碩的畫一般在30至50元.金農的書法對聯60至80元;蒲作英的墨竹四條屏8至15元;任伯年畫的花鳥扇面每幅2至5元;齊白石的花鳥魚蟲20至50元等等。即使如此低的價格,當時普通百姓仍然沒有興趣,究其原因:1、社會環境、政治氣候對書畫不提倡,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革命的;2、當時普通工人每月只有二三十元工資,一般家庭子女比較多,一家老小靠這些工資生活。3、幾乎沒有人想,這些已經“判死刑”的封建腐朽階級的東西,過了幾十年還會死而復生。只有極少數真正愛好書畫并不想獲利的收藏家,節衣縮食,量力而行,逐步收集才形成規模。
在這種環境下,書畫需求的范圍和層面都非常小,各地的文物茵店及北京的榮寶齋、上海的朵云軒等老字號,它們經營的主要對象是華僑、外賓以及國內工資較高而且有這方面愛好和修養的文藝界知名人士,科技、醫學等方面的專家、地方和軍隊的中高級干部。雖然生意較清淡,但畢竟有小范圍的部分需求,價格方面也定得比較低。至于解放后仍健在的晚清、民國的老書畫家,他們大都年事已高,經過社會變革、政治影響,再也不提自己畫的:潤格”,創作也少,書畫只能作為調劑自己的生活,分贈親朋好友而已。50年代至“文革”前,40至60歲的書畫家,在藝術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當時沒有賣畫一說,他們的書畫作品沒有價格,也沒有行情,與錢無緣。他們除少數在畫院外,大部分人的工作都與書畫有一定關聯。畫院的畫師,除國家每月給一定的車馬津貼外,唯一來錢的途徑是撰稿、發表作品的稿費(其他書畫家如果有經濟收入就是稿費),雖稿費不是很高,如果經;蛞荒暧袔装僭X,等于拿到雙份工資。由于當時物價低,有知名度的書畫家,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文革期間,稿費也取消了,很多書畫家都被打倒,創作的作品遭到批判。大部分書畫家都停止創作,大家都小心翼翼,怕政治牽連。古舊書畫更是“封建糟粕”,已遭劫難,幸免者也打入冷宮。
二、中國書畫最初價格形成是港臺境外人憑實力買出來的。 文革結束,留存在民間的書畫作品主要有四大塊:
1、古代書畫文革抄家后大部分已發還;
2、收藏家經過文革沒有被抄過家;藏品仍保存完整;
3、收藏量不是很大的零星散戶;
4、不屬于“四舊”,解放后仍健在的書畫家作品。
這些留存在民間的書畫作品,直到1988年改革開放之后,才有了一些轉機,最先涌進來的是香港、臺灣書畫收藏家和畫商(后有新加坡、日本和其它國家的人加入),他們從中國的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一開始通過國營的文物商店、畫店、工藝美術品店切入,通過介紹,叩開了許多收藏家的家門。從交朋友、觀賞書畫到割愛轉讓,以此為基礎,不斷擴大“介紹”范圍,付給一定的好處費,發動本地愿意幫他們尋覓書畫的朋友提供信息,收集或代理(一開始,國內人并沒有投資參與,有些為他們代買,最多算是短期周轉)。就這樣,在短短的幾年里,中國很大一部分的大小收藏家所藏書畫都被他們“普查”了一遍,好的東西自然覓走不少。改革開放后沉寂了幾十年的古舊書畫,第一次提高了“待遇”,有了‘身價”,轉讓能變成錢,無論價格如何,都足以使收藏家激動不已2一開始,國內書畫作品并沒有價格,也不懂價格,港臺人也不懂價,使他們興奮的是,他們打開了一個巨大藝術寶庫,書畫作品應有盡有,港臺人根據自己的生活水平、經濟實力(他們是幾代人積累的私人財富)、眼光和修養以及對藝術品的理解和評估,出價收購,這樣民間通過他們出價的相互比較、重視程度、需求狀況,同一檔次作品價格的推算,優增劣減,討價還價通過成交,掌握了一些規律,逐步形成了價格行情。當然,被他們買走的書畫不完全是古代和近現代的,也包括當今老中輕書畫家的作品。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至1993年前后,中國書畫已經形成了價格,但這是“特殊時期”的價格,不是國人根據自己的生活消費水平定出來的價格,而是港臺、境外人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買出來的價格,可以稱之為“外賓價”。
通過實踐,境外人士逐漸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藝術遺產非常車宣,唐宋元明清遺留的書畫真是不少,僅清代書畫家有名的、辭典能查到的至少有五六干人,而且最多的每人就有幾百幅作品存世,加上民國、近現代的大量書畫作品,港臺、國外少數人再富有也足以讓他們望而生畏,他們無論如何搬不走中國書畫這個大寶庫,也扛不動中國書畫這個大市場。于是,進入中國五至七年后,他們的需求已經飽和并逐漸退出。其實,他們對書畫的前期投入,確實抬高了書畫的身價,但對中國書畫市場的加速形成,只僅僅是開了一個頭。
三、受“外賓價”影響后的中國書畫市場價格
1991年前后,國內的書畫價格已被港臺、境外買家推到頂峰。當時國內經濟也快速發展,所有的人都看好這個勢頭,書畫買賣從私下轉為公開,旅游工藝店、畫廊、藝術品公司一兩年時間迅速在全國發展到數千家。1993年后,大型的拍賣公司應運而生,積極運作,規模和拍品都不亞于境外拍賣,開始境外買家應邀也來拍賣會捧場,選幾幅價格最貴的,給足拍賣公司的面子。此外,國內實力雄厚的企業家在自己事業興旺的時候,留在拍賣會上與境外買家多輪競價,一爭高低。
當代書畫名家的作品,根據國民收入定價普遍偏高;而中國古代書畫(除一流名家外)價格普遍偏低,古代書畫在國內還未形成準確合理的價格,古代一流名家書畫,按其藝術價值,定價合理,絕大多數人是買不起的,這一塊高檔市場短期內仍無法后動,在因人中暫時無法流通,只好由收藏家繼續收藏! ∷摹斍皶嬍袌龅默F狀是“各顯神通”適者生存
畫廊:
畫廊的“考驗”期一般在兩到三年,但大部分不到兩年都已關門。從1989年至今,畫廊已經換過五六批了。國內畫廊生存面臨很大困難,房租費用、人員工資,主要是經營者多數對書畫不是非常內行。如果經銷、代銷當今名家作品,沒有什么優勢(買家可以直接向書畫家本人買,省去中間費用),而且差價很小。如果經銷民國、清代的書畫作品,目前,國內對古代書畫認識不足,一般的經營者又不具備獨立鑒定真偽的水平,經營成友很大,銷路在數量上還不如新畫熱門。如果銷售名家書畫愿品,只要價格接近真品價格,買家一般都很慎重,也要找人鑒定,不會輕易上當。只有少數信譽好,在人才和經營思想上有優勢的畫廊才能生存,他們主要還是經營古舊書畫,因為古代書畫復雜,很多書畫家的價格沒有可比性,只要眼光好,精于此道,還是有差價的(新畫幾乎沒有多少差價)。做得好的畫廊一般都符合以下條件:1、有比較充足的流動資金;2、具備鑒定真偽的能力,3、能看準進價和賣價;4、有較好的出路和買家。
沒有門市的書畫經營者:
就是通常說的“倒字畫”,這些人的優勢是負擔輕,沒有門市房租和人員工資,自己經營量力而行。有一部分人通過實踐,鑒定眼光練得很不錯。他們中一部分專搞近現代名家書畫真跡;還有一部分真假都搞,真的賣給懂行出得起價的,假的賣貪便宜出不起價的人。這些人大都是業余的,對書畫比較喜歡,亦玩亦賣,買賣好就多做一些,不好賣就少做一些,只要不買到贗品,不存在虧本的問題,這些人在書畫市場中能進能退,隱顯自如。
拍賣現狀:
操作規范信首好的大型拍賣公司,他們有人才的優勢,選擇拍品渠道多,鑒定嚴格,杜絕贗品,起拍價定得不算高,很吸引買家,能組織較有實力的客戶和買家。中小型的拍賣公司,根據國內消費水平已轉向“星期拍賣會”和“無底價拍賣會”,面向工薪階層的收藏愛好音,比較受歡迎。還有一些拍賣公司,經營者不太懂書畫,操作也不規范,拍賣會上搞效果,安排“托兒”假拍,想用“成交率高”創牌子,欺騙輿論。有些公司拍品真假混雜,不是鑒定疏忽,而是有意安排贗品(只拿擁金不過癮)一經拍出,就有很厚的利潤,買家一旦發現,“退貨”也是非常之難。
書畫的實際需求:
1、收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書畫愛好者已經開始收藏,但一般都選擇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的書畫。
2、禮品畫:送煙酒現在感到有些不上檔次,選擇一兩幅書畫送給親朋好友,既高雅又有品味,是當今的時尚。此外,托人辦事,選擇書畫作為謝禮的也比較普遍,只要辦事需要,名家書畫價格高一些也能接受。
3、布置居室:目前家庭新房裝潢一般都在數萬元,很多人選擇幾幅自己喜歡的書畫進行布置,這樣的開支普通家庭在幾千元之內。
4、筆會:筆會有兩種,一種是某某單位組織書畫家為民服務現場作畫,定價銷售,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另一種是需求單位組織,不是每幅畫多少錢的直接買賣。一般雙方都先談好多少“出場費”或“紅包”;去邀請單位作畫,作畫數量都有慣例,雙方關系好,招待得好,書畫家高興,時間允許,多畫一點也不很計較,完成單位的書畫后,邀請單位身邊的工作人員如能求到一幅書畫,更是皆大歡喜。
總之,書畫市場銷售狀況是和人民文化修養、生活富裕程度有很大關系,任何價格貴與不貴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所得出的結論。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藝術的民族,歷代民間都收藏保存大量的藝術品。中國的書畫市場必須依靠中國人自己來支持和承擔,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了,書畫市場的潛力是非常之大,如果每個家庭擁有兩幅書畫,全國就需要十幾億幅書畫,這個數字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好和我們相比,只要我們的經濟騰飛了,真正好的書畫藝術品何止當初的“外賓價”,起碼比它高出多少倍!
企業藝術品收藏伴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而發展,是中國藝術市場的中堅力量,是中國藝術市場發展趨勢的一個方向標。
一、企業收藏的意義
1、企業收藏有助于提高整個企業的形象,將企業的層次提高到文化層面的最高境界,同時超越了企業之間的行業界限,反過來有助于企業的實際經營和發展。
2、企業收藏有助于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同時也增強了企業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和內在凝聚力。
3、企業收藏本身也是一種投資增值的手段,書畫藝術品是“軟黃金”這已經是一個不言的事實。
4、企業收藏在大文化環境中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又是一種社會主義精神的最佳體現,它能保護中國優秀的文物藝術品不再外流,教育后人珍惜祖先留下的民族文化遺產,這實際就是最大的愛國主義。
5、企業收藏的發揚光大,不但能影響整個企業,企業周邊的社區或者相關企業的文化建設,而且它更能對整個城市的文化形象甚至全國的企業文化形象產生巨大的影響。最后,這種影響必將在更深遠的層次上,推動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提供全民文化素質和精神面貌。
二、萬達集團近現代書畫收藏的標準
可能有很多人知道,萬達集團的企業收藏目前以中國現代書畫為主要方向,那么我們在這一領域的收藏標準是什么呢?我們的收藏是以近百年來中國美術史上產生的、為歷史所公認的“藝術大師”的精品為對象。
近百年來的中國文化受西洋文化,尤其是科技革命的影響,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藝術的變化與發展也同時而起,其進步與成就足可以與1000年來中國傳統藝術的發展相比美,實際的結果可能還要大許多。象徐悲鴻、張大千、林風眠、李可染和吳冠中分別受到西洋油畫的強烈影響下對中國繪畫進行銳意變革,實現了對中國繪畫的繼承和發展。張大千的潑彩,李可染的光感效果,吳冠中的抽象水墨,都是從現實和傳統中打出了一條嶄新的路徑來,對中國藝術的發展功不可沒,因此,“藝術大師”區別與普通畫家的地方,就是他們除了有高超的畫技以外,更有偉大的思想,他們的思想往往超越了藝術,滿含著對人類民族的文化關懷。
在企業收藏中還有兩點我們必須明確和堅持:
首先,必須是歷史公認的藝術大師的作品,他們的藝術成就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并且已經為歷史所證明。“藝術大師”的稱號是神圣而光榮的,是歷史贈與畫家的,從來不是自封的,更不是弟子、文人或者小報記者們隨便吹出來的。從虛谷、任伯年一直到黃胄、吳冠中等多位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大師”都是對藝術本身有發展、有創建、有切實貢獻的人,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人能夠擠得進去的。其次,必須是精品才能收藏。所謂精品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從藝術價值的角度衡量,它是畫家的代表作品,一生中最為精彩的那部分東西;另外一方面,從作品的保存狀況來講,它又必須是一件干凈、漂亮、完整的作品,沒有任何瑕疵可以挑剔。
我們認為,上述這兩點非常重要,它是建立企業收藏準確與否,收藏質量高下與否的重要標志。也是企業收藏是否成功的一個關鍵。
企業收藏的標次就象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一樣,差一分也不行,如果標準放松,差一分,那么本來只能錄取1000個學生的,結果變成可以錄取5000個甚至10000個學生了,這樣收藏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名牌大學變成普通大學了。如果標準再放松,把許多假畫、劣畫都收進來,那么普通大學就變成野雞大學了,這樣的收藏就毫無意義了,反過來是對社會有危害作用的。這幾年,某些企業由于收藏標準不嚴,收藏目的不明,憑投資幾百萬、幾千萬搞藝術收藏,結果買來的不是假畫劣作就是一幫平庸畫家的無聊作品,買來的全是傷心和恐懼啊。這樣慘痛的例子不少。
三、企業收藏必須警惕“假畫家”的欺騙
圍繞上述企業收藏的標準,我們必須十二萬分的警惕那些偽劣畫家們的欺騙。當今藝術市場上,人們對假畫的泛濫已經到了令人頭痛的地步,其實那些自我標榜“藝術大師”實際繪畫水平拙劣無比的“假畫家”們造成的惡劣影響比起那些公開造假畫的人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搞企業收藏的人尤其要特別警惕,否則你是花錢買垃圾,買痛苦,而且甚至將企業的形象全部搞壞。有哪些是“假畫家”呢?
一種是工廠作坊型畫家,他們在藝術上不思進取,毫無創新,一味迎合社會低級趣味,自己在藝術上一旦稍有一點被社會認可,有人購買收藏了,就停止不前,繪畫作品千篇本律,一個面孔,而且粗制濫造,不負責任。我想闡明一下,一個繪畫藝術家并不是他一生畫的多,他就是工廠畫家。齊白石一生作畫上萬張,從他的工筆草蟲,到他的小寫意,大寫意,一直到晚年的具有童趣的簡筆人物、山水畫,他的繪畫是具有思想變化的。還有一種是“假工廠畫家”,自己也不畫了,招呼一幫手下弟子代勞,合作分工,儼然工廠流水作業,無限量生產。
一種是吹牛皮畫家,他在藝術圈的名氣不是靠畫畫出來,而是靠“吹”出來的,自己吹,學生吹,個別膚淺的媒體記者吹,結果牛皮越吹越大,自己也不認識自己到底是誰了。齊白石的大寫意,李可染的光感,張大千的潑彩一直到吳冠中的抽象,他們都具有個人的思想,而現在還有一些中青年畫家,都達到了藝術創作上的高峰,也就是說最富有想象創造力的一個階段,但這些畫家還在畫著最基礎的東西,比如說工筆畫、臨摹前人的畫,至今仍沒有自己的繪畫風格。還有些畫家,以尺賣畫,張嘴就來一平方尺的畫多少錢,(以此類推)難道雕塑作品還能以斤論價嗎?極其無知可笑的事。還有一些畫家,總想耍一些小聰明,把印章蓋在畫的中間,好象看上去比較有自己的風格和思想,實際毫無道理,難道這些畫家都能稱為大師嗎?我認為思想的東西是在繪畫的風格上,而不是搞一些投機取巧的東西。不明就里的收藏家碰上這種畫家,往往會被騙得暈頭轉向;這樣的畫家就旬是靠救生圈游泳的人,一離開救生圈就沉下去再也浮不上來啦。
一種是走偏門的畫家,有的專門靠畫政治人物、歷史題材揚名;有的專門靠畫某一題材吹噓,自封有“虎王”、“梅王”、“荷王”等類的稱號;還有自立排名,“第一”、“第二”;有的將藝術制作夸大為藝術創作;有的則牽強附會,生硬拼湊,似乎是標新立異,實際是混亂無聊;有的將蠻力誤以為雄強,將蒼白誤以為高貴,將雜亂無章看作淋漓紛披,將軟弱無力看作柔美多姿。
一種是社交型畫家,巴結權貴,拉攏關系,通過外力來抬高自己的形象,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種畫家沒有真實本事,只有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上述種種類型的“假畫家”只有一個簡單的分法,實際多數“假畫家”一身兼有多種壞德行。這些人又往往長袖善舞,有江湖術士的萬般能耐,縱橫交錯,為害惡劣。
四、藝術的“世界性”標準問題
不管是中國畫還是西洋畫都是人類文化的精華,中國畫與西洋畫各有特點,互相不能替代。有些膚淺的學者或者美術工作者因為去國外走了一遭,或者接觸西洋油畫的機會多一點,對西洋美術偏愛一點就枉自菲薄,看不起中國畫了,就象你去了一趟歐洲,回來后就認定歐洲人要比中國人美,這其實是非常可笑的,這樣的藝術評判標準是非常狹隘的。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中國藝術是世界藝術的一個重要部分,無論繪畫、雕塑、或者工藝美術,中國都有獨一無二,照耀千古的偉大成就,與西方美術成就相比絲毫不會遜色。敦煌壁畫的繽紛色彩,早于西洋油畫幾百年,早于印象派作品上千年,其成就曠古未有;至于明代《清明上河圖》場面宏大,人物繁多,情景復雜,描繪精妙準確,分明是一部不立文字的史書。不能因為喜歡西方的藝術和文化而去盲目貶低中國的藝術和文化,他們各有千秋,互為補充。
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離開了民族性,世界性也就很蒼白了,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想念中國藝術的地位也將越來越高,這是指日可待的事實。
五、企業收藏是推動中國藝術市場發展的中堅力量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熱愛藝術、熱愛歷史的民族,自古以來有著收藏藝術、收藏歷史的優秀傳統。新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時間很短,企業收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剛剛起步,很不成熟,今后有許多路要走,中國企業收藏的巨大能量還遠遠沒有發揮。中國藝術市場的風浪、暗礁和險灘很多,但道路曲折,前途光明。隨著中國經濟的更上層樓,藝術市場的發展也將躍馬騰飛。只要有更多的企業參與收藏,堅持收藏的嚴格標準,參與藝術市場的建設,只要有更多的企業參與打擊“假畫”和“假畫家”的聯合行動,維護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只要我們大家不要太急功近利,那么,中國藝術市場發展的前景是無限美妙,非常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