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發布
胸懷山河秀 筆寫丹青美——李存葆賞析張宏偉作品
日期:2009-10-11 17:28:18
編輯:李存葆
張宏偉1953年生于濟南,自幼學畫,心竅通明。曾拜吳作人、何海霞等畫壇前輩為師,12歲便有作品見諸報端。15歲他攜筆從戎,仍鐘情繪事。19歲入山西大學藝術系攻讀國畫專業,四載寒窗,他勵志勤力,使繪畫功底更加堅實。輾轉的軍旅生活,成為他勤奮創作的不竭源泉;祖國的錦山秀水,不斷擴張著他的藝術胸襟。之后,相當一段時間的美編生涯,又使他能夠埋首研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構,有緣結識多路畫子巨匠。在學古學洋師造化的過程中,張宏偉終于悟出了“各有靈苗各自探”的真諦,逐漸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
轉業到山東省美術館后,他如魚得水,創作思路更加拓寬,向老畫家學習取經,與同行們切磋技藝。多年如一日篤行力學,默默躬耕,成績斐然。他已在省以上報刊雜志發表作品千余幅;有十余幅作品入選全國、全軍美展,多幅作品獲獎。在1988年至1990年的山東省好新聞美術作品選評中,他連續三屆金蟾折桂,傳為美談。近年來有多幅作品被美術館、博物館收藏。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解放軍畫報、香港當代藝術報等都 作過專題介紹。出版有《張宏偉畫集》、《張宏偉國畫》、《山水名家張宏偉》(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人靠衣裳馬靠鞍》、《永不消逝的記憶》等美術論文、散文。1997年8月他在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成功地舉辦了畫展。2001年,他的作品《晨曦》入先全國第五屆體育美展,并獲省美展一等獎;《泰岱秋韻》入選全國建國五十周年美展并獲優秀作品獎《秋山柿紅》;(1)入選全國跨世紀山水畫大展;《峽江春曉》入選全國亞亨杯書畫大展,并被收入大型畫集;《秋山柿紅》(2)入選全國新世紀書畫大展,作品《農科新片進山來》入選全國“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作品展覽”并獲優秀獎。作品《惜別太行》入選全國雙擁美術書法精品展,并在省美展中獲獎!渡叫邮炝恕吩诘谑畬萌珖勒股綎|預選展中榮獲優秀獎。八幅作品入選全國第六屆、七屆藏書票大展,其中兩幅入選法國巴黎舉辦的國際第二十六屆藏書票大展。《將軍與孤女》、《磐石》、《太行金秋》等作品均在山東省美展中獲獎。
創作的甘泉源于生活,張宏偉愛畫山水,這些年來他跑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每到一處,廢寢忘食,寫生不止。他對大自然的山水用心觀察,同一座山四時之中,各有其絕。風雨晦明,變更不一。他爬上黃山的天都峰一住就是幾天。黑夜白天,清晨黃昏,觀看不同時間的峰巔面貌。風來了,雨來了,更是激動不已。聽松濤轟鳴,看亂云翻飛,自然景觀的無窮變化,使他在藝術 上得到許多啟悟,創作靈感紛沓而至。他三次深入太行山在老鄉家中一住就是一個月。他還常 說:“畫山,要拜山為師,與山交友,與大山對話;要看山,要悟山,把大山的靈氣與水墨的變化相互結合,傾吐畫家的心懷與紙間!碧K東坡論畫,說要成竹在胸,張宏偉胸中裝著無數的山水。走遍大川,在窗下畫案前的張宏偉,伸紙濡墨之際早已心馳天外了,默對條幅,凝神靜氣,俗腸盡掃,一時間煙霞泉石就在其筆墨間凸現出來。他說墨分五色缺一不可,缺一則山之氣不全;用墨不可太濃,濃則失去真體;掩沒墨跡即落于濁,亦不可太淡,淡則氣弱而怯,須自淡漸濃,骨法用筆。因此他的山水畫渾厚蒼勁,淋漓瀟灑,清新自然。他用筆簡練灑脫,墨跡流暢,焦墨不滯,淡墨不薄,追求超凡脫俗,清新秀雅的風格,找到了一種以少用多、寧靜沖淡的繪畫語言,他的山水畫水墨貫通,遠看山色空朦、云霧繚繞,有勢;近看妙變無窮,嫵媚淡雅,講究用筆,有質。好一個“放眼天欲盡,趾足融山河”之感,從中不難看出畫家對中國當代山水畫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審美趨向。
張宏偉現為山東省美術館聯絡部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省美協理事、《作家報》收藏專刊,《書畫藝術市場》報策劃。山東省將軍書畫院副院長,其成就與簡歷已被收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十幾部專業性大型辭典。
張宏偉正值風華之歲,鵬舉之年,在他過去成就的基礎上,新的宏偉建筑正在破土。昆侖雖高,鯤鵬有翅。藝海無際,有生命的船,有意志的帆,有時代的風。張宏偉繪事經過艱辛的孕育,定會生出驚人的九斤娃娃來。